当前我区小麦陆续进入了抽穗扬花期,此时也是小麦病虫害的高发期。各类病虫害该如何科学防治?农户是否已做好准备?日前记者进行了了解。
今年我区小麦总面积6.95万亩,其中1.9万亩已率先进入抽穗扬花期。在东坝街道青枫村,植保无人机腾空飞起,将农药均匀洒向绿油油的麦田。
常言道,“旱生虫、湿生病”,我区小麦主要品种为扬麦系列,对赤霉病的抗性较差,加上田间菌源充足,本月中下旬还会有两次过程性降雨,因此,我区小麦赤霉病今年呈偏重以上发生态势。同时,今年前期高温少雨的天气也导致以小麦蚜虫为典型的虫害滋生蔓延。穗期是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做好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控尤为重要。
为确保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自2月开始,区农业农村局就开始统筹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抽穗扬花期病虫防治工作,一方面免费向小麦种植户发放赤霉病防治高效药剂,另一方面成立了8支防控服务队,深入各个街镇指导农户开展好田间管理,全力做好小麦赤霉病为主的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区植保植检站高级农艺师唐庆伟提醒广大农户,需同时做好蚜虫、白粉病、锈病的防治,对高感品种、生育期不整齐或抽穗扬花期遇阴雨的田块,需在首防后5-7天开展二次防治,可在药剂中添加叶面肥,通过药肥混喷提升防治效果。
(记者:魏淳 吴迪,编辑:金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