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又热闹起来。近年来,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持续升温,但机构资质参差不齐、退费纠纷等问题也让家长犯了难。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培训班?家长们又该注意哪些风险?近日,记者随区文旅局工作人员对我区多家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实地探访。
工作日晚6点半,记者跟随区文旅局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宝龙广场的一家艺术培训机构,教室里,孩子们或手持画笔自由创作,或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童话故事。教室外,家长们则坐在长椅上等待。记者随机与几位家长进行了交流,发现多数家长是出于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及特长的初衷,来为孩子报名各类培训班。
走访中,区文旅局工作人员仔细翻阅合同范本,查看证照资料、课程内容、收费公示、教师资质等材料,并检查了消火栓、灭火器、消防通道等设施。据了解,该培训机构有学员300多名,以5-8岁儿童为主。机构负责人表示,机构在区文旅部门的指导下规范运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家长和孩子的权益。
随后,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一家书法培训机构。这家机构大约有100名学生,4名教师。记者随机采访了在培训班上课的孩子们。记者与家长进一步交流时发现,家长们虽然在选择培训机构时态度谨慎,倾向于选择口碑较好的机构,但对于怎么判断机构的具体资质、怎样保障资金安全,他们并不清楚。针对家长们的困惑,区文旅局工作人员杨浩给出了详细的建议:
选择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时,应认准具有合格培训资质的机构。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须持有《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以及区文旅局发放的《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核意见书》。
家长应与培训机构签订合同,培训机构与您签订合同时,应当使用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最新版《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家长应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仔细检查合同印章与机构资质名称是否一致,签订合同后再付款,并索要正规发票,妥善保管合同和票据。缴费时,应注意避免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学费应全部缴纳至培训机构自有收费专用账户,不要向个人转账。
为持续做好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工作,近期,区文旅局加大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广大学生能够在安全、健康、优质的环境中接受校外培训。在此,也提醒各位家长,新学期伊始,擦亮双眼、理想选择,或许比"抢跑"更重要。要客观看待校外培训作用,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培训,避免盲目攀比、跟风报班,签订合同前可拍照留存关键条款。
(记者:吴迪 赵维康 编辑:赵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