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科技赋能教育 创新激活课堂
2024-06-15 13:30:30


为深入贯彻实施教育教学与科技研究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顺应新技术在全区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趋势,着力提升我区教育教师队伍利用新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近日,区滨湖小学成功举办“劳中求智 融合共生”高淳区乡村小学创新教育展示活动。


在生动有趣的智慧农场特色课堂上,老师拿着遥控器轻轻一点,教室中央的大屏幕上便展示出土壤数据的实时图表。“通过传感器来收集土壤的湿度、温度和光照等信息数据,可以更精准地管理农场……”,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细致入微的讲解。紧接着,老师又带着孩子们学习“如何通过互联网亲手切割和布局管道,决定水的流动方向和植物的灌溉方式”等内容。孩子们兴奋地操作着电脑,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农场的主人。随着课程的深入,老师还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孩子们学习如何编写控制阀门开关的程序,实现自动化灌溉和施肥,不时还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整个课堂上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对科技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无人机课堂展示中, 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纷纷启动手中的无人机,并通过控制器操纵着无人机的方向,无人机在空中划过优美的弧线,精准地穿越模拟农田中的障碍物。每一次成功穿越,都让学生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无人机的操作技巧,还了解了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他们通过模拟农田的航拍画面,看到了无人机在农田中巡查、喷洒农药、播种等工作的情景。这些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组装无人机的过程培养了我的耐心,当把无人机飞起来,我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真是太有趣了!我希望长大后能从事和无人机相关的工作。”四年级学生陈嘉禾激动地说。


特色课程课堂展示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协副秘书长、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执行秘书长高清军教授为区滨湖小学“江苏省航空航天科普基地”授牌。作为全区第一家“江苏省航空航天科普基地”,区滨湖小学充分利用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资源优势,完善了学校“智慧农场课程体系”。高清军表示,希望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资源辐射到区滨湖小学,为小学生航空素质培养提供一定帮助。


据了解,区滨湖小学在原有“种植劳动探索与实践”“人工智能基础”“智慧农场”“蓝印花扎染”“小种子传承坊”等课程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无人机植保模拟飞行”场景化教学,把劳动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用智慧农业、科技务农为孩子做启蒙。学校从最开始的“实验半分地”到“班级种植园”,再到正在规划建设中的“金种子农学院”;从“试验”到“实践”,让这个原本在农田中建立的学校,有了校园中的18亩农田,将原本的方寸之地逐渐规模化,让学生不再纸上劳动、纸上务农,今年还被评为南京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区滨湖小学的创新课程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创造力的培养、想象力的激发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点亮孩子们内心的梦想之光,引导他们勇往直前,探索未知,最终成为具备卓越才能和广阔视野的未来之星。

(记者:柳江宇 方圆 通讯员:王卫东 编辑:黄大可)

阅读推荐
图片推荐
【视觉高淳】划噻!划噻!
【视觉高淳】送你一朵小黄花🥰~
【视觉高淳】足够精“踩”!这项省级非遗~
【视觉高淳】金色花海!惊艳绽放~
【视觉高淳】暗香疏影迎春来
【视觉高淳】淳城年味拉满!
【视觉高淳】看,雪落下的淳城~
【视觉高淳】红了!

版权所有:南京市高淳区融媒体中心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9006971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3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