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螃蟹养殖已成为我区农业农村的富民支柱产业。近年来,淳溪、古柏街道的螃蟹产业厚积薄发、不断创新,全面整合从苗种繁育、扣蟹生产、成蟹养殖到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资源,产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1992年出生的邢谦杰是“90后”新农人。大学毕业后,他进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2017年的高淳螃蟹节让邢谦杰看到了家乡的蓬勃发展和螃蟹特色产业,也让他坚定了回乡的决心,于是他毅然辞去了省台的工作,选择了回到家乡接手家里的蟹塘,并开办了水产养殖家庭农场。依托固城湖充沛水源和良好水质,邢谦杰选择了精养模式,以养成大规格、高品质的精品蟹为主。他的塘口约33亩,每亩投放蟹苗1000只左右,每年收成螃蟹约15000只。邢谦杰利用自身的专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销售螃蟹,自产自销,很快打开了新的市场,螃蟹远销上海、深圳等地。
淳溪街道螃蟹养殖面积约为2.2万亩,今年预计螃蟹亩产较往年将有所提升,亩均产量可达122公斤。
产业振兴,种源为先。养好蟹要好苗,好苗从哪里来?近日,在古柏街道螃蟹养殖户张志虎的家庭农场,记者找到了答案。
养殖螃蟹27年的张志虎,是最早一批蟹苗养殖户。今年,他养殖蟹苗60多亩,每亩六百到八百只扣蟹。螃蟹好吃育苗难。为保证蟹苗长得好、长得壮,张志虎从蟹种选取、投料喂养到水质管理,每一个环节严格按照古柏街道农服中心水产专家的指导进行规范操作和科学培育,蟹苗质量好、规格大,每年都供不应求。近几年,张志虎加入了湖水源虾蟹苗种专业合作社,蟹苗培育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古柏街道扣蟹养殖基地约2000多亩,随着30多年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有了沿海地区专业合作的大眼幼体繁殖基地,使我们的蟹苗培育有了品质的保障。下一步,古柏街道农服中心将继续从技术管理、政策扶持、塘口优化、水质提升等方面继续助力蟹苗养殖更上一个新台阶。
今年我区螃蟹养殖面积达21.97万亩,全区投放螃蟹苗种2.32亿只,总产量预计达1.95万吨。下一步,我区将围绕螃蟹全产业链,继续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努力打造行之有效、可复制推广的乡村振兴“高淳样板”。
(记者:方圆、马睿群,通讯员:邢光理、张登辉,编辑:郦慧慧)